《昆虫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14-08-15 01:08
来源:
作者:
分类 :
公司新闻
《昆虫记》是2009年买给孩子的科普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多年来成为了我们母子探索自然奥秘的亲密伙伴,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我读了又读的好书之一。 最开始,是被这本书精美的插图和有趣的描述所吸引的。在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一篇一篇的读给他听,没有一点教材书说教的影子,就像一本童话故事书,将不同昆虫的特点、习性完全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生动而有趣,让人读后忍不住会心一笑或惊叹一声:原来是这样
《昆虫记》是2009年买给孩子的科普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多年来成为了我们母子探索自然奥秘的亲密伙伴,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我读了又读的好书之一。
最开始,是被这本书精美的插图和有趣的描述所吸引的。在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一篇一篇的读给他听,没有一点教材书说教的影子,就像一本童话故事书,将不同昆虫的特点、习性完全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生动而有趣,让人读后忍不住会心一笑或惊叹一声:原来是这样的!如:在描写 “蝉”这种我们最常见的昆虫时,作者先讲了《蝉和蚂蚁的寓言》,然后用确凿的证据告诉大家蝉并不是大家一贯认为的好吃懒做只知歌唱,反而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为夏天找不到水饥渴难耐的黄蜂、苍蝇、玫瑰虫、金匠花金龟、蚂蚁等提供“水源”,而且这个自然界的歌唱家居然是一个长了五只眼睛的聋子,读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吃惊呢!还有当得知蝉经过四年的地下生活,由蛴螬蜕变成蝉后只有短短一个月的生命时,突然对这个平时觉得很吵的家伙也没有那么反感了,毕竟它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歌唱、在向世人宣告它们的存在。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们发现了不同于以往认知的昆虫世界,并对这个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到后来我已经不是为给孩子讲而读,反而是自己被书中的描述完全吸引,欲罢不能,一页一页的翻了下去。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如果问我对昆虫的了解,我会答:六条腿的节肢动物,蜜蜂等对人类有益的是“益虫”、蝗虫等对人类有害的是“害虫”。呵呵,朋友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原来:凶狠危险的狼蛛竟然是位执着的母亲,她可以毫不留情的吃掉新婚的丈夫,却也可以无怨无悔的将它们的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将大约两百多只小狼蛛时刻背在背上,直到它们可以独立存活,“尽管穿着这件披风周游世界很累,可狼蛛心甘情愿”;还有拥有剧毒的冷漠杀手蝎子,同样拥有很高的智商,它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装死来蒙骗对手;还有喜欢与人类做邻居的舍腰蜂竟然是个勤快的泥水匠,而它最喜欢的食物是蜘蛛;还有平时让大多数女生见到都会惊叫的松毛虫是搭帐篷高手,而且喜欢相互帮助,但却很挑食只吃几种松叶;还有------通过阅读本书,我突然发现昆虫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精彩和有趣。
那么,写出这些既充满童趣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文字的法布尔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搜索了法布尔的资料: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享年92岁) 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博物学家、文学家,被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称赞为“昆虫世界的荷马”,鲁迅先生曾将《昆虫的故事》称为“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的生活”的楷模。法布尔一生清贫但却对研究昆虫乐此不疲,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并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法布尔晚年时,法国文学界多次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推荐他,均未成功。为此,许多人或在报刊发表文章或写信给法布尔,为他抱不平。法布尔则回答他们:“我工作,是因为其中有乐趣,而不是为了追求荣誉。你们因为我被公众遗忘而愤愤不平,其实,我并不很在乎。”法布尔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为何吃苦的问题,他已经用自己的九十二个春秋做出了回答: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这一切,就是为了那个“真”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可谓“求真”。求真!这就是“法布尔精神”。
越是了解这个人,就越是喜欢这本书,因为文如其人,这本融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于一炉的巨著,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反映的淋漓尽致,让阅读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生命的平等和伟大。虽然,这本书是偶然间获得的,但是它带给我和孩子的感悟却是如此的清晰和深远!朋友,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那么我推荐你去读一读,它真的拥有一种魔力,一种带你回归自然、静心触摸另类昆虫世界的魔力,即便你身处于喧嚣的城市。
康泰公司 那志英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